辅导员工作案例
----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健康成长
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,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尤其是在教育领域,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大学生学习、工作、成长影响深远。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职责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,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心态,勉励大学生迎接各类挑战,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,迎接光明未来美好人生。
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,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,从而更好地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举措,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。本文选取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案例,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的具体情况,分析个案产生的原因,并根据分析总结的原因开展案例解决和处理环节。同时,根据个案的解决情况,提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启示,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坚实保障。
一、案例概况
小雨(化名),女,高职某专业大一新生。中职最后一年妈妈意外怀孕,生了一个弟弟,目前1岁。
第一,性格表现。该生自开学以来,据同学、班委反映,该生行为举止异常,大大咧咧,有时又异常敏感,开学以来就开始找男朋友恋爱,在校园里各种加男生微信,发展成男女朋友,目前已更换3个男朋友,对自己异常行为不自知,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秩序。
第二,家庭情况。该生父母关系良好,还有一个1岁的弟弟。但爸爸常年在工地上比较忙,没有时间管他,妈妈属于暴躁性格,喜欢暴力解决问题,不是打就是骂。
第三,人际交往情况。该生与室友相处一般;但在男女生交往上比较复杂,据其他同学反应该生在男生圈子里名声越来越不好。任课老师反映上课话比较多;但她自己并不知道。近期情绪不稳定,对未来感到极其迷茫。
二、案例分析
在本案例中,根据学生小雨的主要表现、个人情况、社会关系等方面,将其心理问题产生原因总结分析如下:
(一)适应能力不足
学生小雨刚上大一,面临的是新的专业课程、新的同学、新的室友、新的老师,需要尽快适应新环境。但该生独处时间较多,对外界环境感知较弱,适应能力不足,更易引起焦虑。
(二)交往能力不足
学生小雨在校状态基本为独处,没有好朋友,与室友关系不和,缺乏人际交往能力,人际关系存在问题。在恋爱价值观上存在问题,是一种极度缺爱的表现。
(三)性格情绪极易波动
在本案例中,学生小雨因学习、生活、心理压力过大,导致了失眠,莫名的流泪哭泣,出现小刀划伤胳膊的情况。这就大大增加了她的焦虑,体现在成绩下降、学习能力不足等,消极情绪循环往复、恶性循环,因此情绪波动较大,极易与人产生冲突。
(四)家庭关怀缺失
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强调了家庭环境对性格特征产生极大影响。在本案例中,由于小雨同学父亲在外工作长时间才回来一趟、母亲是家庭主妇又生下了弟弟,无暇顾及小雨同学的在校生活,使其缺少家庭关怀,孩子从小在一个暴躁的环境中长大,妈妈处理她的问题基本上是靠打骂。从小不善与人沟通,性格内向。另外,当学生甲遇到困难时,家庭无法提供支持,无人倾诉,进而加重了焦虑。
三、案例解决
根据学生小雨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原因,并结合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要求及内容,对其开展以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:
(一)提高校园活动参与度
第一,主动谈话,建立信任。在学生小雨第一次出现突发情况时,积极联络学生本人,主动与其进行谈心谈话。在几次谈话后,学生逐渐敞开心扉,表示在上一段恋情中出现了被人冤枉的情况,导致情绪低落,莫名想哭。
第二,加强关注,使学生感受到关怀。学生表示自己的伤心和难过不方便和室友、朋友倾诉,一是害怕别人不愿意听,二是与室友说多了害怕她们烦,也怕她们到处乱说,很多事情也不能跟父母说,一说就会招了一顿训或者一顿打。针对这两方面原因,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活动、实践活动,走出宿舍,结识朋友,在实际交往过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。
(二)建立重点关注学生档案
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学生情况因人面异,解决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。辅导员为学生小雨单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,在小雨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,包括了小雨个人情况、思想情况、身体情况、家庭情况、室友情况、学习成绩、校内社团组织活动情况、恋爱情况,人际交往情况、生活消费情况等方面。辅导员及时记录每次谈话,帮扶工作的效果,并不断进行调整,从而对学生小雨的成长和进步做好有效记录,也对后续其他案例工作提供经验介绍。
(三)借助学生骨干进行帮扶引领
学生骨干的帮扶引领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。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,朋辈之间的关怀、引领,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,有利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。针对学生小雨的情况,辅导员先后召集团支部、班学生骨干会议,形成“辅导员-团支部-心理委员-寝室长”四级联动制度,了解到学生小雨日常突发的情况,号召学生骨干积极进行帮扶和引领,提高学生小雨在学校的存在感,同时也及时反馈学生小雨的异常情况。
(四)形成家校联合沟通模式
第一,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环,家庭的支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。经了解,学生小雨妈妈现在主要精力都放在弟弟身上,爸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关注小雨成长,辅导员带学生小雨到医院就诊,经医院诊断,学生甲患有焦虑症,需定期到医院进行谈话治疗。辅导员与其母亲形成定期沟通模式,及时向其母亲反馈在校情况,并了解学生甲治疗情况。另外,希望父母给与孩子更多的关心关爱。
(五)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
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全体教师的配合,除辅导员外,班主任、专业课教师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。针对本案例中的学生小雨,辅导员联系各专业课教师,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。辅导员教育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关心上,使学生小雨在积极面对生活困难,缓解焦虑;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小雨成绩的关心,为学生小雨制定合理学习方案,正向激励,使学生小雨感受到重视,树立信心。
四、案例启示
(一)以人为本,建立信任
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,大多数都是缺乏家庭关怀的,极度渴望他人关心。作为高校辅导员,除了日常工作服务外,更需要对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,从而逐渐建立信任,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。第一,建立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档案;第二,运用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敞开心扉,倾诉内心的真实声音;第三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、持续性,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那些极度需要被关注的学生更多关怀,从细节、行动着手,对学生大学成长阶段进行指导和引领。
(二)家校配合,促进沟通
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,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,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联系,有利于全方位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、心理状况。第一,从新生入学开始,与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进行联系,并将此作为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依据;第二,针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学生,与学生家长进行定期沟通,反馈学生在校期间情况;第三,建议家长带学生就诊,并与家长配合心理问题学生形成长期治疗方案。
(三)健全制度,形成合力
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辅导员外,还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师、心理健康教师、学生骨干的作用,形成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合力,全方位育人。第一,提高专业课程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敏锐度,尤其是对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进行识别、引导;第二,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作用;第三,鼓励学生进行互帮互助,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,充分发挥朋辈的互助作用。
(四)利用网络,拓宽平台
当今社会,网络技术发展迅速,高校思政工作也在网络平台的进步中开展,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深入细致的教育。第一,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,拓宽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和形式;第二,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性,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进行问题表达;第三,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提高网络平台的实际工作效果。
(五)积极宣传、优化氛围
校园文化是高校生活重要载体,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。第一,对大学学生不同阶段将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判,在不同阶段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;第二,鼓励心理健康重点关注学生走出课堂、走出宿舍,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,并针对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学生开展人际关系提升培训活动,健全人格;第三,在校园范围内广泛加强阳光心态等氛围建设,在各类标识、旗帜、横幅等宣传品中融人心理健康宣传内容,优化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氛围。
- 上一篇:网文作品-培养积极心态,拥抱美好生活
- 下一篇:工作案例-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新探索